移動互聯網時代,APP就像一座巨大的金礦,除了聽到無數的尖叫和吶喊。更多的是,“我已經有了改變世界的想法,就差一個APP了?!痹谶@個CTO稀缺的時代,無數創業者死在了通往通往金礦的路上,除了卡頓、閃退等性能問題外,更大的問題在于—漫長的開發周期。
APICloud鄒達告訴記者:”如果某一款APP開發只需要一個Android和iOS的程序員花上一個月的時間,那么用APICloud只需要一個星期就夠了?!?/span>
APICloud作為一款云端一體的開發工具旨在解決兩個問題,首先是開發效率問題.鄒達告訴記者:”在APP興起之初,他就曾經幫助朋友做過APP開發,一個項目的周期是兩到三個月,而每一次做完的東西在第二個項目卻沒有辦法復用。
其次就是跨平臺的問題,在跨平臺方面H5的方式雖然方便快速,但是性能問題始終是過不去的坎。在理論上用APICloud開發出來的APP與原生的沒有任何差別,我們希望未來在世界范圍內我們平臺是做的最快、最好的-”鄒達對記者說。
做十年技術,還是一項技術做十年?
當記者問到這個問題是時鄒達沒有絲毫猶豫的說:“當然是后者,而我所理解的技術,不僅僅的是一項技術,而是一個方向。之所以能夠一項技術做十年,是因為這項技術本身有潛力,隨著技術的發展,自己也得到提升。
在筆者看來,相比于”十年技術,還是技術十年“最重要的問題在于選擇什么樣的技術。鄒達也同樣認為:”在2006年的時候還是飛利浦、諾基亞的時代,很多人都羨慕能做手機的人,但真正進去之后發現做手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,因為系統都是固定的,大部分代碼都是寫好的,只能做一些簡單的修改,沒有一個從無到有寫軟件的成就感。正因為如此特別羨慕那些做軟件的工程師,有一個從無到有的成就感。當時手機里可以賣錢的只有瀏覽器、郵件,所以為了一種成就感就去做了瀏覽器。
不想做全棧工程師
從做瀏覽器開始鄒達一直專注于瀏覽器的開發,直到創業,鄒達被逼成一名全棧工程師。
前一段時間很多開發者在知乎上討論如何成為全棧工程師,而鄒達卻坦言說:“我其實不想當全棧工程師,但是沒辦法,逼出來的?!?/span>
在APICloud創業之初,作為CTO的鄒達負責了公司一切基礎設施的搭建,除了應用引擎和服務以外,服務器部署,搭建,監控,前端,……他坦言,想做全棧工程師。我看來沒有壓力是不夠的,人都是被逼。
鄒達還提到:” 想成為全棧工程師除非創業,否則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你的收入會降低許多。而且像服務器負載這類技術,在沒有一定用戶數量的情況下,很難達到一定的境界。許多領域內非常牛的工程師,都是公司來交學費,在負載壓力很大的時候才能得到一定積累。
API創業
APP的興起是在智能手機出現嶄露頭角的的2010年,鄒達告訴記者:”那個時候就有朋友找他做APP有iOS也有Android。每次都要花掉幾個月的休息時間。然而當下一個項目再來的時候,很多以前寫過的很多相似的東西都不能復用。那個時候就在想有沒有什么辦法只寫一次還可以重復利用?
許多優秀的項目一開始都是以解決痛點,APICloud也不例外。鄒達甚至想過,哪怕這個東西做完賣不出,我還能自己用。在互聯時代,APICloud用互聯網的思維重新定義了移動開發。
希冀
今年2月份APICloud發布了第一款生態產品,更加關注Web開發者,不僅僅能用APICloud做出好的應用,而且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變現。在供大于求的行業,APICloud將會匯聚一大批優秀的開發者。如果APICloud有了這樣一個成熟的生態鏈—模塊開發者,服務提供商、API開發者,他們都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去盈利,就是APICloud這個平臺的價值,讓它成為一個API開發的首選。
更多app資訊,請關注www.cvrender.com
提交app定制需求,了解報價和周期:
電腦請點擊https://app.apicloud.com/index?uzchannel=500
手機請點擊https://app.apicloud.com/m/quickaddcustom